6月24日,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(以下簡稱“渝西工程”)“急用先建”項目——德感臨時取水工程取水躉船抵達江津德感石家灣,在進行錨泊、系統調試后將正式投運。據悉,德感臨時取水工程是市委、市政府為解決渝西工程建設期內,江津北部片區和重慶高新區用水缺口而啟動的重大民生工程,該取水躉船日取水能力達到30萬立方米,是目前長江中上游取水量最大的取水躉船。
?
?
▲圖為已抵達江津石家灣的“渝西一號”取水躉船 市水利局供圖
重慶渝西區域屬于典型的工程性缺水地區,區域人均水資源量僅為581m3/人,遠低于全國(2187m3/人)和重慶市(1882m3/人)的平均水平。為解決渝西地區用水難題,我市于2020年12月全線啟動了渝西工程建設,通過興建泵站、調蓄水庫、輸水管道等,實現從長江、嘉陵江調水補給渝西地區,該工程也被納入國家“十四五”規劃綱要重大工程項目。
由于渝西工程工作量大、建設周期長,在其建設期內,江津區北部片區和西彭鎮、陶家鎮、石板鎮、巴福鎮等地面臨較大的用水缺口。為此,我市經過專題調研、科學論證,決定在渝西工程建成投用前,先行建設德感臨時取水工程,重點解決渝西工程建設期內,江津區北部片區、西彭鎮、陶家鎮、石板鎮、巴福鎮、白市驛鎮、含谷鎮、金鳳鎮、走馬鎮以及大學城片區部分區域的生活生產用水缺口。該工程等別為Ⅲ等中型工程,設計洪水標準為30年一遇,校核洪水標準為100年一遇,總投資達11954.13萬元。
▲圖為“渝西一號”取水躉船船艙內部 市水利局供圖
市水利局調水管理處處長胡江介紹,德感臨時取水工程將采用取水躉船從江津德感石家灣長江取水,再通過管道分別輸送至新德感水廠和愛車間以及西彭水廠(一期)的方式實現供水,投運后將實現江津北部片區日供水10萬立方米,西彭水廠(一期)日供水20萬立方米的目標,受益人口將達到72.4萬人。
6月24日,重慶日報記者在江津區德感街道石家灣看到,該取水躉船已順利運抵長江,正在完成錨泊。這艘躉船體型非常巨大,躉船船長55米,型寬14.0米,型深2.50米,總寬16.00米,設計吃水深度1.20米,由艙底、主甲板、上甲板及頂篷甲板組成,且配備有中轉浮臺,其長30米,型寬12.0米,型深2.50米,設計吃水深度1.2米。
?▲圖為“渝西一號”取水躉船船艙內部 市水利局供圖
“以往長江上游取水躉船日取水規模一般為5-10萬立方米,而德感臨時取水躉船日取水規模為30萬立方米,是長江中上游目前取水規模最大的取水躉船?!苯ㄔO單位重慶市西部水資源開發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西部公司”)董事長李順祥介紹,這艘巨大的躉船和中轉浮臺由西部公司為該工程“量身定做”,由涪陵中江船廠耗時6個月建造完畢。
大“個頭”中也包含著大智慧。據介紹,該躉船取水所在的石家灣長江取水口,受長江枯水期和豐水期水位變化影響,躉船最大水位差將達25.66米,對其長期安全穩定供水帶來了極大的挑戰。對此,西部公司委托了重慶市交通大學開展了《德感臨時取水工程取水躉船及中間浮船錨泊系統水動力計算分析》、《德感臨時取水工程搖臂結構強度計算及受力分析仿真計算》等系列研究,以保證供水安全。
據了解,德感臨時取水工程取水躉船經過調試后即將投運,與該躉船配套的管道、高位水池、錨泊系統等已基本完工,預計7月初可實現全線通水。